挑了個附有溫濕度計的小時鐘,方便提醒是否需要出動除濕機。
2021/12/04
新兵器 - Leopold FC750R BT
該不會是年紀大了?大量輸入文字的時候竟然開始覺得指頭會疼。薄膜鍵盤有老化硬化的問題,K270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該出現這症頭,來研究個較不吃力的新鍵盤吧。拜電競風氣之賜,機械鍵盤市場如今已相當多樣化,搜尋相關產品讓人眼花撩亂。在各種配色與燈光效果之前,最重要的仍然是挑選合手的軸體。在網路上看文字描述或數字,無法體會紅軸 45 克相對黑軸 60 克是什麼樣的差距。找一天到實體店面試打比較實際。
2021/11/13
新螢幕 - Dell P2319H-4Y
2021/11/06
新兵器 - Panasonic F-Y16FH 空氣清淨除濕機
2021/08/21
新無線基地台 Ⅳ - Linksys Velop AC2200 Mesh WiFi 系統
算起來這篇應該是疫情遠距系列(?)的第四輯。
四年前購入 ASUS RT-N12 D1 的時候,家裡沒有太多無線設備。如今有筆電有平板有 Switch,要追劇要視訊,裝置各在家中不同角落,RT-N12 力不從心。擴大訊號涵蓋率首先想到中繼器方案,缺點是沒有增強對多裝置數目和串流的承載能力。UniFi 要拉線太麻煩,選項剩下當紅的 mesh network。市面上的 mesh 方案依使用 802.11k/v 與否可分成真 mesh 和華碩 AiMesh 兩種。AiMesh 組合自由度較高,缺點是有許多連線不穩定的案例,我身邊就有苦主。加上架在老闆脖子上的刀到現在不知道拿下來沒,無念捨棄。
網路設備要選擇品牌來源可靠的國家,這個條件正好刪去所有的低價選項;使用無線回程,選擇三頻才不會犧牲一半流量;沒有大量內網傳輸的需求,頻寬不用太大;不急著上 WiFi 6,跳過 AX;考慮無線裝置還會增加,CPU 與 RAM 不能太弱。綜合以上考量與功能價格比之後,選擇了 Linksys Velop AC2200 二入的組合。(註)
2021/07/18
新電腦 Ⅱ
在家遠距某日起,發現視訊鏡頭越來越常罷工,要重開電腦才會恢復。在沒來得及考慮要如何處理之前,光碟機吃了片子後狂轉不停,按退片鈕也無反應,關閉主機電源才讓它停下來。接著隨身碟插了抓不到,重啟時 BIOS 竟然顯示無法讀取 HDD S.M.A.R.T.⋯⋯什麼時候這些毛病會一起發生?顯然是要破財的時候。
舊電腦服役十年早已回本,CPU/主機板/記憶體三兄弟該一起換新。系統碟的 Reallocated Sector Count 黃燈了大半年,換。顯示卡和資料碟都還很年輕,留著;光碟機還能用,留著。其餘的機殻、電源供應器、讀卡機等等看相容性再決定。決定之後撥電話到慶聲,電話那頭和上次一樣有問必答,講好升級方向就把電腦抱過去了。
2021/06/20
新兵器 - Logitech M720 Triathlon
M705 的後繼機種 M720,擁有 tilt-wheel、雙重連線方式、配對三個裝置、四顆 thumb buttons。這樣的組合即使 MX 系列也未見。加上它的價格合理,幾年來連友人們都被我勸敗了不少隻。隨著 X30L-J 到來,我又進了一隻。
2021/06/16
新兵器 - Anker PowerCore Speed 10000mAh PD 行動電源 A1236
上上個月發現小米行動電源膨脹,竟然撐開了它的一體成形鋁合金外殻。算算從 2016 年用到現在已經還本好幾輪,直接拿去台灣大哥大回收。物色新款,想要有雙向快充、支援 PD,而且安全等級要高。評估一陣之後鎖定了 Anker A1236。網路上找到它的拆解文,裡頭用的是兩顆 21700,理論上(?)比較不會有膨脹的問題。
2021/06/05
新筆電 - Dynabook Portégé X30L-J
疫情期間什麼都改成遠距,家裡的電腦數量不太夠用,添購筆電計劃終於實現。
改名成 dynabook 我還是愛它。輕巧卻有軍規加豐富連接埠這樣的特色,從八年前開始使用的 Z930、Z30 到這台 X30L-J 一直不變。開箱拿到手裡的感覺只有一句話:這就是 Toshiba。
2021/05/09
WD Ultrastar® DC HC320 SATA 8TB
上個月發現六年前買的 Toshiba DT01ACA300 3TB 硬碟感覺狀況有異,讀取 S.M.A.R.T. 看到 C5 Current Pending Sector Count 亮黃燈,連忙著手處理。
上購物網站發現容量 8TB 以上的硬碟全部缺貨,6TB 也所剩無幾。一查才知道中國的虛擬貨幣 Chia 挖礦潮(更精確說法是“耕種”潮)引發硬碟搶購。每天照三餐巡網頁,過了好一陣子才搶到一顆,價錢就不提了⋯(淚)
2021/02/04
新兵器 - Creative Sound BlasterX G6
這篇是新耳機的補完計劃。自從購入 Sony WH-1000XM3 之後,搭配 Sharkoon Gaming DAC Pro S 的底噪一直困擾著我,畢竟使用降噪耳機的主要目的當然是求個安靜。
起先朋友借我一部老老的電光火石 FUBAR IV,試試看有外接電源的 DAC 擴大器一體機會不會讓情況好一點,可惜效果差強人意。接著把腦筋動到藍牙身上,想說沒有線材當然就不會有干擾。為了不用 Apple 古董級的 AAC 編碼,在網路上找到有人使用 Skull & Co. AudioStick 成功以 LDAC 連線的案例。不料與 WH-1000XM3 配對後,燈號竟然顯示編碼走的是 aptX。詢問客服之後確認 AudioStick 發射器因為採用高通晶片,會優先嘗試以 aptX 傳輸。再回頭看一次網路上的討論串發現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人家的耳機是 WH-1000XM4,它不支援 aptX。
繞回入門級外接 DAC 方案,也跑到音悅音響去試聽了 iFi ZEN DAC。不知為何接上 Macbook Pro 有奇怪的啵啵聲,一定要搭配 iPower 才解決問題。音質聽起來沒話說,可惜搭配成組的總價不是太可愛。跟店員聊了一下,他無奈地說低阻高敏的耳機就是這樣。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選擇了先前測試過的 Sound BlasterX G6。很神奇的是原價屋剛好特價(和上次買 Creative T30 的時候一樣),趕緊衝去抱了一台。
2021/01/24
新玩具 - 山灵Q1
六年前基於電池考量購入 GoGEAR Mix,六年後它也因為電池問題退役。經過數年的使用,如今只撐不到一首歌的時間就從充飽電的狀態直接跳到電力不足關機。從網路上查到它能相容型號 382040,容量 300mAh 的鋰聚合物電池,售價約台幣 $180 也不貴。然而照著影片教學仍無法順利將機殼拆開,甚至差點毀了整台機器,只好放棄。從前覺得能夠充電的機器比較環保且方便,沒料到鋰電池的壽命比想像中(好吧,“期望中”)要短。未來對於無法更換內建電池的機種,是否應該抱著「電池在機在,電池亡機亡」的心理準備較為合理?如果是的話,在評估性能價格比的時候,也應該把預期使用年限大幅調低,才更符合現實條件。
枕邊音樂靠 Google Home Mini 擔當已經一年多了,唯出門在外的時候不太方便。考慮到過年長假的需求,還是來找個解決方案。在研究搭配 WH-1000XM3 的 DAC 過程中偶然認識來自中國的品牌【山靈】,它出品的 M0 播放器體積迷你而功能超級豐富,本身同時具備 DAC 與擴大器,支援多種無損格式,可以當藍牙發射器也可以當接收器,台灣購物網站上找得到 $2990 的特價。而 Q1 則是 M0 的後繼型號,據評鑑說操控性更好、音質有提升,續航力也更強。看看京東特價 ¥738 換算台幣比 $2990 高不了多少,那就買新不買舊吧。
在購物網站一番搜尋,發現上面的盤算有個小問題——台灣還沒有商家或平台銷售 Q1,而從一般個人賣場普遍標註到貨時間需八至十天來看,非常可能是由中國直接出貨來台。若以京東的售價為基準,賣家這一轉手就要賺走 $2000~$4000 利潤,對我來說太不合理。最後決定既然擺明要從中國出貨,不如就在它的蝦皮買。